科技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7-10-10 阅读次数:

  国科发社〔2017〕10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规划纲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十三五”期间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思路、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科技部制定了《“十三五”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贯彻落实。

  科技部     

2017年4月21日


  “十三五”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规划纲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等的总体部署,为明确“十三五”期间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思路、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特制定《“十三五”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处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城镇化蕴含的巨大机遇,准确研判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妥善应对城镇化面临的风险挑战。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就是指在城乡规划与区域发展、城镇基础设施、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其成果转化应用、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创造活动。

  一、形势与需求

  (一)我国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创新现状

  我国政府对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发展工作高度重视,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努力,特别是自《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实施以来,本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首次将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作为重点领域进行独立部署,设立了“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城市信息平台”等五个优先主题。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科技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在区域规划、建筑节能、城市基础设施、生态居住环境等技术领域得到快速发展。

  通过十多年的发展,总体看我国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技术水平在某些关键科技点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大部分还处于“跟跑”和“并跑”的水平。

  具体来看,我国在超高层建筑、大跨度空间结构、跨江跨海超长桥隧等特种结构领域的工程设计建造和集成技术应用已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在新型建筑结构技术方面突破了技术瓶颈,我国重大工程建造科技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等领域取得突破,抢占了部分技术制高点,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孵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高水平研发团队、科研条件和平台建设得到快速发展。

  同时,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创新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基础研究偏少,理论创新不足,无法有力支撑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的全链条一体化发展;二是技术集成创新聚焦程度不足,新技术和交叉学科技术研发和应用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仍有差距,创新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三是相关技术转化平台的协同共享机制尚未建立,技术转化比率低于发达国家,部分技术领域核心产品竞争力仍处于劣势。

  (二)国内外科技创新发展趋势

  当下城镇化领域科技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和改善民生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研究对象不断增多,手段和方法不断创新,内涵不断丰富。

  1. 研究领域从单一要素向系统整体转变,研究手段从传统技术方法向大力发展交叉学科促进技术创新转变

  发达国家在城镇化科学基础研究方面,已经进入以复杂巨系统为对象的综合集成研究阶段,聚焦于现有城市空间结构对通勤流、交通流、商务流、信息流等“流”的影响,研究空间扩张、形态变化对城镇群用地布局、土地利用、生态廊道、功能组织和环境质量等的影响,探索旧城更新与历史文化的保护及延续。此外还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城市人居环境品质和基础设施服务功能的长期连续监测,期望在更大程度上揭示城市与人员活动的相互影响机制。美国2050、欧洲空间发展规划(ESDP)的研究,都关注跨区域、跨行业协同发展、城市地区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研究方法与手段实现了从单项技术走向多种技术的集成。

  2. 研究热点从工业化向可持续理念转变

  作为节能减排和改善居住品质的关键途径,可持续理念成为近30年来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一方面,发达国家开始重视城镇资源生态承载力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生态足迹”概念的提出,使承载力的研究从生态系统中的单一要素转向整个生态系统,并与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相融合。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积极研究绿色建筑与低碳节能技术、标准的发展和技术集成,大力研发新型节能设备和功能材料,最近部分发达国家还开展了近零能耗建筑的研究与实践,目标是基本不再主动向外需求能源。此外,发达国家还大力推进绿色建筑、低碳城市技术集成与示范建设,据统计近20年国外发达国家绿色建筑推广已经超过10万栋、面积超过上亿平米,而生态低碳城市的建设数量也超过了上百个。

  3. 研究重点从重视规划建设向建设与运营管理并重转变

  从城镇化水平较高国家的经验来看,现阶段更多关注城市功能的可靠性、安全性、可持续性和效率再提升,城市生命线工程系统(基本单元如地下管线,重要工程如自来水厂等)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运营逐渐成为研究重点,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技术也得到格外重视。地下空间利用综合化、分层开发与深层开发、3S技术在地下空间开发中的推广应用、勘察、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的信息化整合、地下环境保障技术和地下工程建造与运营安全技术、运用BIM技术提高综合信息化水平、在建筑机械装备的开发和应用中推广机电一体化技术逐步成为研究热点。此外,发达国家工程建设已从工业化专用体系走向大规模通用体系,以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建筑构配件、建筑部品为中心,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生产和商品化供应的住宅产业现代化模式,重视现场施工创新技术服务体系以及先进技术(机器人、数字化制造、3D打印、三维扫描、精益制造)和现代化管理技术在城镇基础设施和建设工程领域的研究应用。

  (三)我国城镇化发展对科技创新的战略需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时隔37年再次召开。2016年2月,习近平同志对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出重要指示;同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第一,伴随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城市发展和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将发生结构性变化。发展方式从密集要素投入和粗放型发展转向创新型活动和生产型服务业,将导致城市就业结构、职能分工、空间布局等发生变化,乃至城镇化模式的调整。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新常态”下城市发展及城镇化的新规律,提高城市及城镇群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不仅事关未来数十年我国城市建设的大方向,也事关我国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第二,我国将很快达到人口峰值,推动城市发展从注重数量扩张到以质量提升为主。过去三十多年,由于人口持续增长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城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扩张,面临着突出的城市病和极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制约着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城市内涝、地下管线事故、环境污染、供水短缺、交通拥挤、城市垃圾等问题,亟需发挥科技创新的核心作用,加强技术集成和推广应用,形成系统解决方案。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城市发展的质量和城市的服务功能,并进一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是“十三五”期间面临的重大而迫切的现实问题。

  第三,我国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对城市功能和管理体系提出了新需求。一方面,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城市老龄人口规模日益庞大,对城市的功能和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城乡、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日益复杂,亟需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城市功能的再造和服务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快外来人口的市民化,推动就近就地城镇化,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和结构。因此,通过科技创新来引领和适应社会发展“新常态”,是科技界的一项新的重大工作。

  第四,国家节能减排战略、治理雾霾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城镇化领域科技创新带来新需求。目前,城镇领域建筑与交通能耗带来的碳排放已成为我国碳排放的主要贡献因素。2030年碳排放达峰、巴黎协议生效和雾霾治理等多重压力,加快了我国城镇能源结构调整,急需通过科技创新,推进城镇领域供给侧、消费侧能源革命,减少用能需求,加强需求侧响应,解决城镇热电气高效协同问题。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人居环境品质需求的同时,突破节能减排技术瓶颈,给出城镇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技术解决途径。

  第五,生态文明建设、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一带一路”战略对建筑产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新常态,城镇建设与运营需要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科技研发理念需要改变。其次,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和城镇群,亟需提高城市建筑的设计水平和建造技术。第三,只有对标国际顶级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建筑产业的科技贡献率,才能更有力地支撑建筑业“走出去”,强化“一带一路”建设科技支撑能力和海外建筑承包的国际竞争力。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部署,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面向世界城镇化领域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点需求,围绕美丽中国、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以节能减排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主要任务,结合科技体制改革契机,进一步整合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资源。以“六个加强”和“六个提升”为抓手,即“加强城市发展规律研究,提升城市及区域规划的前瞻性及科学性;加强关键技术集成研究,提升城市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与空间效率;加强新技术应用研究,提升建筑品质及建造水平;加强大数据平台建设,提升城市智慧管理和社会治理能力;加强技术转化平台建设,提升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加强国际合作与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全创新链设计、系统部署和重点突破,着力提升城镇化领域科技支撑能力,破解城镇化发展难题,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开创我国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民生为先,以人为本

  解决城镇化进程中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坚持科技进步造福人民,科技成果惠及百姓。坚持人才是科技创新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汇聚人才。

  2. 坚持顶层设计,系统集成

  针对制约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的重大问题,探索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坚持发挥不同创新主体的作用,按照功能定位、分类统筹的原则建设完善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平台,营造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创新的新局面。

  3.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为主

  以新型城镇化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作用,构建政府和社会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实现多主体融合、多渠道汇集的科技创新格局,促进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创新跨越式发展。

  4. 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协同

  通过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充分调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构建开放高效的创新资源共享网络,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拓展公众参与空间,丰富公众参与载体,以协同创新牵引城镇科技发展。

  (三)发展目标

  1. 总体目标

  至2020年,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创新体系更趋完善,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城镇化发展贡献率稳步提高,为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提供更高质高效的技术解决方案,相关产业发展壮大,科技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民生和服务国家节能减排。

  2. 具体目标

  ——推动城镇建设基础理论创新,引领城镇发展方向。围绕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区域协同发展、城镇精细化管理等方面面临的深层次问题,通过城镇发展基础理论创新,理清城市发展规律,加强城市设计技术、方法、体系及标准研发,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通过规划体制改革,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通过提升规划水平,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促进“多规合一;通过城市治理方式创新,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实现城镇精细化管理。融合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生态、高效集约等发展理念,研究提出一批新理论、新方法、新标准、新模式,为落实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提供科技支撑。

  ——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完成一批重大工程示范。在城乡区域规划与城市设计技术、人居环境优化提质、城镇能源系统、地下空间开发、建筑工业化等方面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在北方集中供暖系统、城镇和建筑大数据平台、绿色建筑节能环保技术、建筑安全和品质提升技术等方面取得一批自主创新重大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开展一批城市(区)的综合示范或专项示范,建设完成各类系列重点示范工程,完成一批工程技术标准。

  ——建成一批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创新企业和科研平台。通过自主培养、积极引进等多种形式,培育形成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企业家人才、科技惠民专员和创新服务人员,培养一批城镇化领域国家级高端人才和核心队伍。积极搭建平台,推动城镇化领域科研人员成为“双创”主力军,培育一批城镇化领域科技创新骨干企业和全产业链应用示范骨干企业,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创新团队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城市发展规律研究,提升城市及区域规划的前瞻性及科学性

  针对传统城市增长模式面临挑战、城市发展规律尚未明晰,通过城市及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来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创新科技体系尚未形成等瓶颈,通过科技创新,以人为本,解决规划设计技术与发展要求脱节、各层次各部门空间规划不协同的技术难题。

  专栏1  城市规划与区域发展

  1. 基础科学问题

  研究资源环境生态承载力和基础设施承载力理论与评价方法,城市与区域发展驱动力与驱动机制,城镇集聚与扩散规律,空间组织运行规律,城市群及城镇综合交通规划一体化理论,城市发展的路径依赖与人文传承,建立并研究城镇的优化设置与城镇布局、城乡协同发展的空间耦合机制及演变规律,多规融合机制研究等。

  2. 城市和区域规划新技术

  研究国土空间优化开发技术,城镇发展地质环境承载与协调技术,城镇体系规划方法,区域与城市群规划方法,“多规合一”技术方法,集约节约用地与低效建设用地提升技术,不同层级规划体系的衔接融合技术,生态修补城市修补技术及数字化管控技术,开展国家重大遗址保护规划等文化设施营造技术研究与示范,城市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规划设计技术。开展生态城市、绿色城区的规划建设技术研究和试点示范。研究城市数据融合方法,城市综合数据库构建与开放技术,数据采集、挖掘与处理技术,规划模型系统开发,模拟预测与虚拟现实技术研究,动态监测技术,城市群及城镇综合交通规划一体化技术,完成相关标准体系,不断提升规划水平。

  3. 人居环境优化提质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

  研究人居环境质量优化提质理论方法,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优化技术,和谐宜居社区建设技术,城市特色塑造技术,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进行人居环境质量优化提升示范。研究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空间构建与管控技术;城市开发边界、绿地系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与管理机制;既有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生态承载能力评估,开展城市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的研究。城市环境卫生与环境再造技术;绿化与休闲性微景观营造技术;社区水体景观营造技术;居住区休闲性微景观营造技术;城市及社区绿化与休闲游憩景观营造技术与示范。研究特大型城市城市问题诊断关键技术,特大型城市人口流动与空间发展监测预警机制,特大型城市土地利用与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关键技术,特大型城市多交通模式与空间发展耦合机制与关键技术,低碳、生态城市空间布局新模式与规划建设关键技术。

  

  (二)加强关键技术集成研究,提升城市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与空间效率

  按照党和国家提出的“城镇化必须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开展城市综合防灾和城市生命线规划建设技术研究,加强城市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提升城市高效运行、安全运行和环境保护能力;攻克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和地下管廊规划建设技术,提升空间利用效率;突破城镇热电气协同、工业余热利用和直流供电等关键技术,提升城镇节能减排能力;研究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技术,提高城市自然调节能力;完成相关标准体系,不断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水平。

  专栏2  基础设施能力与空间利用

  1. 城市生命线工程与综合防灾

  保障城市“生命线”的正常运行,重点研究城市“生命线”工程空间布局规划设计;既有“生命线”工程设施现状承载力诊断、网络优化、存量评估与更新改造;城市“生命线”工程设施检测、监测、预警、修复和防灾减灾技术;城市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城市燃气多源运行及能效提升技术与理论;城市排水系统功能提升与内涝协同防治;选择典型城市或区域开展技术集成与示范工程研究。

  2. 海绵城市

  为大力规划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重点开展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及多专业衔接技术;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利用设计优化技术;海绵型公园绿地建设及生态修复技术,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模型研发,海绵城市建设中植物适应性研究与应用技术城市源头减排与雨水污染治理技术;地块与公共部分海绵系统功能平衡及防洪排涝调蓄设施建设技术;城市河道水体综合整治技术;初期雨水控制与处理技术;水系及生态修复技术;绿色和灰色调蓄技术在海绵城市中的组合应用技术;海绵城市模拟与评估系统开发;海绵城市建设运营管理体系;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引导技术政策支撑体系。

  3. 地下空间

  研究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引导人车、车车立体分流、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缓解城市人口、环境、资源矛盾,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开展城市地下与地上空间、新建与既有地下空间协同开发规划、高效利用设计、空间开发承载力评价、综合影响评估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研究;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新技术和新装备技术开发;地下空间高性能结构体系,地质安全探测与监测;城市地下空间防灾减灾技术以及地质安全评价技术;相邻地下空间衔接共生建造技术;超深城市综合体、地下车库、地下实验室、地下污水处理厂、地下垃圾处理场、地下雨水储池等设计建造新技术;地铁隧道和地下车站的空气流动规律;适应于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干燥以及夏热冬暖地区地铁热湿环境营造技术。

  4. 城市综合管廊

  城市综合管廊与城市发展的协同规划技术;综合管廊与城市地下空间、城市人防及地下轨道交通协同规划与共建、合建技术;多种类(重点研究天然气、热力、排水等)管线的共舱技术;多种地势条件下排水管线采用重力流进入管廊敷设技术;综合管廊各类交叉节点位置预制实施技术;地下综合管廊安全运行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模型和评估方法;地下综合管廊安全运行动态监测、实时监控和预报预警技术集成方法体系;地下综合管廊安全运行管理责任边界、协作机制、管理制度及管理模式,构建安全运行保障体系;综合管廊正常状态与事故状态低能耗运营技术。

  5. 城市热电气协同

  研究巨量蓄热和分布式蓄热装置与技术、利用蓄热装置为热电联产实现电力调峰的技术、利用天然气在末端为热网调峰的技术与装置、利用蓄热装置协调工业余热源与供暖末端供需协调的技术与装置等,实现电、热、燃气之间的协调,工业余热与供暖末端的高效协调。

  6. 工业余热集中供暖

  研究多种热源热汇互联和长距离输送成套技术,包括热量变换装置、楼宇型吸收式换热装置、热力站型吸收式换热装置、长距离大高差热水管网水击防治和调压方式、以及多源多汇的优化调控。通过这些技术的突破,实现多个热源热汇之间在百公里尺度上的高效与经济的互联互通。

  7. 建筑直流供配电

  研究建筑直流供配电与分布式蓄电技术;开发用于建筑直流供配电的直流-直流、直-交和交流-直流变换器,以及建筑内各类用电器具的直流化方式、直流供电建筑LED照明方式,直流微电网调控方式等。

  8. 景观园林

  主要开展国家公园体系与国家保护地体系构建研究;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资源评价与监管、生态保护技术,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规划管控技术国家公园游憩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技术;城乡绿地和绿道系统专项规划技术,立体绿化技术应用与植物选择技术;特色景观风貌营造技术;生态园区规划技术;城市水系与园林绿地建设耦合技术;盐碱地改良技术应用与植物选择技术;景观工程透水蓄水材质应用性设计技术。

  9. 城市生态修复

  主要研究城市生态现状评估技术,受损山体保护修复与评价技术,河湖、坑塘、湿地等水体保护修复与评价技术,采矿废弃地生态修复、评价与管理技术,工业废弃地修复、评价与管理技术,已封场垃圾填埋厂生态修复、评价与管理技术,动植物栖息地生境保护与重建技术,绿地系统生态修复效益评价技术。

  10.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 

  研究城市智能交通控制管理相关技术、慢行交通系统设计建设技术、国际枢纽综合交通优化提升技术、城市路网通行效率提升技术、基于BIM技术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设计和运营管理技术、新型智能停车场(车库)建造技术等。

  

  (三)加强新技术应用研究,提升建筑品质及建造水平

  针对我国目前建设领域全寿命过程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保(以下简称“四节一环保”)等关键共性问题,加快研发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领域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完成一批建筑工程建设标准,使我国在建筑节能、环境品质提升、工程建设效率和质量安全等关键环节的技术体系和产品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专栏3  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

  1. 基础数据系统和理论方法

  建立城镇建筑“四节一环保”大数据系统并研究相应的数据获取机制;研究基于实际运行效果的绿色建筑性能后评估方法及应用示范;开展被动式技术在节能与改善室内热环境中的基础理论研究;研究城镇建筑绿色发展规划;建立、完善建筑节能设计基础数据库。

  2. 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

  研究目标和效果导向的绿色建筑设计新方法;开发建筑环境、能耗及碳排放简化模拟工具;研究基于文脉传承的地域绿色建筑技术与模式,低碳城市住区与县域城镇规划设计运营优化技术,绿色校园规划建设适宜技术,既有城区功能提升与改造技术;养老适老社区与建筑规划设计技术;开发建筑全性能仿真平台内核。

  3. 建筑节能与室内环境保障

  研究近零能耗建筑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长江流域居住建筑供暖空调解决方案和相应系统,藏区、川西、西北及高原地区太阳能采暖和干空气能空调,新型建筑供热空调末端技术体系,区域可再生能源规模化耦合应用技术。研究民用建筑室内空气质量基础理论研究,居住建筑室内通风策略与室内空气质量营造方法,建筑室内材料和物品VOCs、SVOCs污染源散发机理及控制技术,室内微生物污染源头识别、在线监测及综合控制技术,公共建筑光环境提升关键技术,居住建筑室内声环境控制及提升关键技术,建设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示范工程。研究既有公共建筑综合性能提升与改造关键技术,既有居住建筑宜居改造及功能提升关键技术,公共建筑能耗总量控制全过程管理关键技术,大型公共交通场站建筑节能技术。研究洁净空调厂房的节能设计与关键技术设备,高污染散发类工业建筑室内环境保障与通风系统节能关键技术。

  4. 绿色建材

  研究建筑围护材料性能提升关键技术;功能型装饰装修材料的关键技术;地域性天然原料制备建筑材料的关键技术;适应超低能耗需求的建筑节能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高节能性能门窗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业及城市大宗固体废弃物的建材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水泥基高性能结构材料的关键技术;高性能结构钢材应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绿色建筑材料认证技术体系研究。

  5. 绿色高性能生态结构体系

  研究高性能结构体系性能与设计理论;高性能钢结构体系,既有工业建筑结构诊治及性能提升关键技术、高效节地立式工业建筑结构体系、高性能组合结构体系、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新型结构体系、既有建筑及其地下空间性能提升关键技术、新型木竹结构体系、海水海砂混凝土结构体系、智能结构体系、沙漠砂混凝土结构体系等的研究与示范;研究既有建筑诊治及高性能提升技术。

  6. 建筑工业化体系与关键技术

  建立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体系,研发装配式建筑集成设计技术与平台,设计、施工、建造和检测评价技术,研究装配式建筑部品与构配件制造、结构体系与连接节点、产业化技术,开发工程建造关键设备。

  7. 建筑信息化

  研究新型建筑智能化系统平台技术,基于预制装配建筑体系BIM应用技术,绿色建造、绿色施工与智慧建造关键技术。基于大数据的绿色建筑管理技术,基于BIM的绿色建筑运营优化关键技术,绿色建筑垃圾管理定量化和精准化技术。

  

  (四)加强大数据平台建设,提升城市智慧管理和社会治理能力

  面向我国加强和创新城市智慧管理和社会治理的重大需求,研发全国城乡规划管理信息平台,重点围绕社会组织、流动人口和贫困人群、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领域,建立城市运营、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平台、标准、系统和装备,推进在全国的推广运用与示范,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精细化水平,为实现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智慧化与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专栏4  城市智慧管理与社会治理

  1. 城市信息平台

  主要研究智慧城市理论内涵、建设内容和适用技术,城市时空信息基准、城市三维仿真、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和云服务技术,公共信息平台和综合决策平台技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生命周期一体化云平台技术,城镇用地数字表达、在线协同、电子政务、智慧控制云平台技术,城市创客空间开发平台技术,建立全国城乡规划管理信息平台。

  2. 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基础研究

  重点针对快速城镇化、人口流动和老龄化等问题,研究大规模人口流动和社会结构变化等易引发社会稳定性的基础理论;研究社会大数据管理、挖掘与分析方法;人口基础模型与方法;城乡劳动力变化预测方法;城乡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仿真模型与方法;社会服务政策理论研究等,为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现代化提供理论方法。

  3. 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精细化

  面向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大数据的管理、分析和利用,重点研究社会组织、流动人口和贫困人群动态监测技术;失业率和失业状况动态监测技术;社会收入分配及工资动态监测技术;流动和灵活就业群体社会保障个性化服务技术;社会保险仿真技术;政策仿真建模和分析技术;符合社区特点的网格化管理技术;人才测评和甄选技术;智能交通信息服务技术,基于大数据的城市交通需求管理协调技术、重大活动交通疏导协调技术、“最后一公里”交通设施布局和运输组织技术、城市大型社区出行服务技术;居家养老智能系统,智慧社区建设和物业服务智能化;地址信息高效编码技术;多源地名信息资源的多渠道分发、智慧化服务与快速展示技术。

  4. 新型城镇化下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智慧化平台与装备

  重点研发一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智慧化平台与装备,开展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平台设计开发方法体系研究;多种平台融合管理和服务模式、相关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研究;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跨地域、跨平台实时衔接、动态监测与信息共享技术研究;研发社区服务跨地域、跨部门集成大数据平台;流动人员信息采集物联网设备;适老化和助残类智能康复辅具;采用新能源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传统地名标志智能化改造的关键设备等,推进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模式、手段和方法智慧化。

  

  (五)加强技术转化平台建设,提升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

  优化平台整体布局。完善平台科学领域和技术方向布局,面向城镇功能提升和行业可持续发展,持续推进行业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重点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海绵城市、城市管理等领域新建20个左右行业重点科研平台。加强中西部地区重点科研平台的培育与布局。规范以企业、高校为主体的行业协同创新平台和协调创新中心建设,鼓励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发挥既有平台作用。强化行业重点实验室和行业工程技术中心的功能定位,明确平台的义务和社会责任,更好发挥平台在重大工程建设、重大研发任务、公共灾害性事件危机管理中的技术支撑保障作用。完善制度规则,搭建信息平台,推进行业重点科研平台、大型仪器设备和科学基础设施的开放共享,提升平台的国际性和开放性,加大对国际标准、技术的跟踪、评估和转化力度。完善平台运行管理机制,加强平台间的合作交流。改进平台评估机制,侧重针对平台的基础研究、公益研究、技术创新、技术转移等能力和业绩开展专项评估与总体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政策支持的重要参考依据,促进平台更好发挥“创新高地”的领跑作用。

  支持平台持续发展。完善平台发展政策,支持平台开展科研基础条件建设,不断提高研究实验水平。支持平台围绕各地住房城乡建设发挥技术支撑与创新牵头作用,开展重大科技研发、研究试验验证,推动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和产业化。鼓励各地依托本地科技资源,打破行业界限、部门界限和所有制界限,加强地方科研平台建设,服务各地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支持平台开展国际合作,与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开展科技研发和标准对比、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合作。积极培育建设国家科研平台,对符合“十三五”国家重点科研平台建设领域和建设方向的行业重点研究平台,加大支持力度,力争培育进入国家重点科研平台序列,不断提升行业重点科研平台的发展水平。

  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政府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制定、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公共服务等方面职能。构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行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健全区域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完善技术转移机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发挥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纽带作用。引导科研院所、高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完善科技成果推广发布机制。围绕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海绵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城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装配式建筑与建筑产业现代化等重点领域,以需求为导向,通过发布重点技术领域、技术标准、技术公告、行业科技成果推广目录、产业化基地等形式,推动一批符合行业发展方向、市场需求强烈、技术水平先进的技术与产品的转化应用。

  (六)加强国际合作与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发达国家及相关国际机构和组织的合作交流,以中美清洁能源合作、中欧生态城市合作、全球环境基金(GEF)、可持续城市综合示范项目等作为依托,持续开展基础研究、工程开发和应用示范等多层次多维度的合作,全面提升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围绕“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培育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实施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推进重点领域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创新团队和科技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政策,继续依托重大建设工程、重点科研项目和重点研发平台,支持科研骨干和优秀团队承担重大任务,大力培育国际化专家型人才和创新团队,逐步扩大本领域人才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持续发展。加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力度,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开展独立性和原创性研究。注重青年科技人才的早期职业规划,鼓励科研机构设立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基金,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明确主攻方向,走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道路,持续开展前瞻性、基础性研究。

  构建城镇化与城市发展行业专家智库。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在行业新技术跟踪与预测、科技规划计划编制和实施评估、行业科技服务等方面的指导和咨询作用。

  四、政策措施

  (一)构建保障规划实施的管理机制

  1. 加强部门协调,统筹推进规划落实

  由科学技术部牵头,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共同推动,加强统筹协调,协同推进,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做好产业和行业政策、规划、标准与科技创新的衔接。

  2. 建立规划实施的过程管理与绩效评估机制

  进一步加强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和绩效评价,加强规划的中期和末期评估,通过加强规划实施的过程管理,确保规划任务有效完成。

  (二)改革并完善科技投入机制

  1. 建立规划任务与资金分配相匹配的协调机制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构建资金链,聚焦规划目标,形成资金合力,针对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建立兼顾科技规律和问题导向的科技计划任务部署的新机制。

  2. 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

  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与金融结合的机制,引入社会资本。运用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的金融手段,构建政策性支持、成果和知识产权共享等的机制,推动以市场需求为指向的科技成果孵化和转化机制进一步建立。推动科技人员成为“双创”主力军,建立健全科技成果分类评估评价制度,以科学评估吸引银行资金、风险投资、产业资本、民间资本等,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格局。

  3. 建立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激励机制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管理创新的组织方式,提升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公平性和效率,弥合科技界与政府、企业和社会之间的需求差异,促进科技经济教育融合。加快相关政策、办法出台,进一步破除资源配置机制障碍,解放科研人员禁锢;促进有关考核制度建立,逐步建立科研诚信体系,积极奖励鼓励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三)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体制机制

  1. 着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

  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加大国家科技计划、重大科技工程对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的支持力度。着力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领域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培养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为纽带,重点培养中青年科研骨干。

  2. 重点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加强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突出重点学科方向,扩大建设规模。加强本领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选择重点产业,加大建设力度。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加强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标准体系和标准化建设。

  3. 构建和完善成果转化机制

  加强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政策支持、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动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结合自身情况制定配套政策,着力解决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的制度瓶颈。探索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共享、传播、转化的机制,提升技术转化市场化服务水平,推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改善。协调专项成果的示范、应用和推广等工作,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广泛开展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本领域科技成果和城镇化进程的认知程度。